公告
临清信息港(http://www.lqxxg.cn/)服务大家,欢迎分享传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将为您信息免费推广,现在免费注册会员,即可免费发布各类信息。
关闭
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临清新闻资讯 » 本地新闻 » 正文

临清胡同里儿童时代玩的游戏,你玩过几种?

发布时间:2017-02-28 10:17:47
核心提示:  听到临清胡同里儿童时代玩的游戏,你玩过几种?这个消息,很多网友就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临清信息港lqxxg.cn社会各界报道上世
   听到临清胡同里儿童时代玩的游戏,你玩过几种?这个消息,很多网友就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临清信息港lqxxg.cn社会各界报道上世纪,流行于临清老胡同里的儿童游戏,有:翻撑、挑棍、投杏核、弹杏核、砸杏核、弹核进城、摔呜哇、打嘎、投坨子、砸官砸衙役、跳房子、碰(keng)拐、跳绳、跳皮筋、砸砖砸瓦、弹球、呼四角、撒元宝、拾骨头子、拾石子、投布球、踢行头、踢毽、打皮猴、压落摞、转模子刻儿、臧马虎、抽鞭子、滚铁圈等。除了上边说的一些常年可以玩的游戏,临清胡同里还有随季节玩起的游戏:春天里有斗草、斗蛹、放风筝等;夏天里有粘吱牛、打水漂、斗蛤喇牛等;秋天里有斗叶、斗促织儿(蟋蟀)等;冬季里有打滑溜溜、挤暖和(nanhu)等。
  
  下面介绍临清老胡同里的儿童经常玩的几种游戏。
  
  一、 跳皮筋
  
  这一活动遍及临清的大街、小巷,普及于女孩之中。跳皮筋活动不受场地限制,器械简易,动作易学。基本动作主要有:“点“、“迈”、“挑”、“绕”、“掏”、“转”、“摆”、“勾”、“压”、“踩”、“踢”、“甩”等。通过巧妙的编、连、组合,随着皮筋的不同高度(膝、腰、胸、肩、头顶、手举等),和单双人及多人集体跳的队形变化,以及双筋、多筋的组合运用,使跳皮筋活动呈现层出不穷的花样。再配以节奏感强、生动有趣的歌谣,载歌载舞,使孩子们的身体在柔韧、灵敏、协调等方面得到锻炼。
  
  二、 跳绳
  
  跳绳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体育活动。临清信息港lqxxg.cn讯息汇总唐代称之为“透索”,宋代叫作“跳索”。跳绳,在老年间的胡同里随处可见,孩子们在玩跳绳游戏。解放后,跳绳一度成为小学校体育课堂的主要活动。小胡同里时常能见到有跳绳的孩童,数个同学在一起比赛,有单人赛与集体赛。
  
  三、投沙包
  
  投沙包也有叫投布球的。它是孩子们用小布袋填入沙、豆、山楂核或棉絮、布头等物,缝制成长宽高均为6——8厘米,重约100——150克的小沙袋,以其作投掷物而进行的游戏活动。一人在远处投向另外一人。如被投中者,则输。
  
  四、 打嘎
  
  打嘎游戏简单易行,器材仅取1棒1嘎,只要有1块宽3至5米、长20余米的空地即可进行,它适合男孩子们在胡同中玩耍。打嘎游戏起源甚早。嘎是由1块2寸左右、直径约8分的木段,两端削成尖形,如枣核状。嘎板长约1尺许,用4扁木条或园木棍制成,其宽厚度以便于儿童手握为佳。游戏法,先在较宽阔的土地上挖1个宽2寸,长3寸左右的坑,坑的四周画1个长2尺宽1尺半左右的长方框。玩时一般分为人数相等的两拨(队),每拨少则二三人,多可达十来人。一方为攻,另方为守。攻方先出1人击嘎,把嘎平放在方框中间。击嘎者用嘎棒敲击嘎的一端使之跳起,在嘎腾空的一刹那,将其击往规定方向。守方则列成长阵准备接飞来之嘎。如嘎被守方接住或嘎在第1跳后击嘎者在第2击时搂空,则击嘎者就算“死了”。若守方没接着,可在原地将嘎抛向窖坑,如嘎落入坑内,则击嘎者也算“死了”。若没投入坑内,则击嘎者在嘎所停处,以原法将嘎敲起击出,守方再次接嘎投坑,直至该击嘎者“死了”,则轮换其他人击嘎。待攻方所有的击嘎者都相继“死了”,则双方交换位置,按同样方法游戏。现如今,临清古城老胡同里的儿童玩打嘎这种儿童游戏的已经见不到了。
  
  五、 弹球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临清胡同里儿童时代玩的游戏,你玩过几种?引发了众多媒体和网友的关注,上世纪60年代,临清老胡同里的儿童玩弹球的一种经常常玩法是:三五人或更多数人,每人出一枚球,放在锅内,然后在距锅2米左右,画一横杠。首先每人手球弹向杠,以每人的球距杠近远来确定先后手。以“杠”为起点,在线后向着“锅”弹去。善弹者常第1弹就能准确地把“锅”内的球弹出1至数枚。技术高超的在弹“箱”内球时,掌握适当力量和击球部位和角度,像打台球那样保持“手球”与“箱”的近距离,以连接把“箱”内球弹出来。弹出的球尽归自己所有。
  
  有关弹球的游戏玩法还有很多,如:连珠、射球、碰墙等玩法。
  
  六、碰拐
  
  碰拐在临清方言里属于白读方言,“碰”读作keng。临清老胡同里儿童们玩的碰拐,是以单脚独立姿式,分单手把握腿脚和双手把握腿脚,它还分单人或多人碰拐。要求整个比赛无论进、退移动,还是与对方互相顶抗、躲闪,只准在单腿跳跃中进行。倒地、搬起的脚着地即为失败;也有的画圈或规定一定界限,被碰出界后也为失败。
  
  七、 挤暖和
  
  玩时一般排单列靠在墙角边,每人双手抱在自己胸前以保护自己躯干部位。只许用肩杠、背倚、膝挤、腿拱。不准伸手推、拉和击打对方。中间被挤出队外者,可迅速到自己排尾继续挤。这种游戏对抗性强,争斗十分激烈,并需斗力、斗智、斗勇。对御寒与增强体质有一定作用。在游戏过程中,大家还齐声吆喝——挤暖乎唠、吆伊吆……。上世纪70年代以前,学校里孩子们多在教室后墙玩这种游戏。
  
  八、翻撑
  
  翻撑是用一根头绳或毛线,两端连接起来,然后分别绕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上,再用两根中指分别去挑另一只手上的线,做成基本的图案。接着由另一个人上前用指头或勾或绕,转眼绳子到了自己手上,并且变成另一种图案,如牛槽、面条、杂草等等,花样众多。
  
  多人玩法,实行淘汰赛,每个人翻出的图案可以重复别人,但不能重复自己。轮流接龙。
  
  双人玩法是:一人以手指将绳圈编成一种花样,另一人用手指接过来,翻成不同的花样,相互交替,直到一方不能再翻下去为止。
  
  九、 摔四角
  
  摔四角临清方言称为“呼四角”。在临清老胡同里=,呼四角的流行玩法有两种。一种是双人玩法。双方以“讲均宝”也就是所谓的“剪刀石头布”来决定谁先摔。输的一方把四角放在地上,赢的一方拿自己的四角来摔。如果将地上的四角翻过来,对方的这个四角也就归你所有,就算你赢。对方若还想玩,须再拿出一个四角放在地上接着摔。若摔下去,对方四角没翻过来,就由对方来摔。以此反复。
  
  另一种是多人玩法,更为流行。因为两个人摔,一次只能赢一个;多人玩法,一次可能赢几个,输的话也只输一个。先用粉笔或砖头块在地上画一个方形或一个圆形,边线要清晰。大家决定好ABCD顺序,其他人把四角放到界内,A先来摔。摔下去后,A要保证自己的四角不出界(触线不算出界,须完全离开边线才算),这时,如果能把其他人的四角翻过来(一个或几个),自己的四角不出界,翻过来的就归A所有,同时A保留继续摔的权利。如果A摔下去,不小心自己的四角出界了,A的四角归B所有,同时由B来摔;如果A摔下去,地上的四角一个都没翻过来,就保持自己的四角目前位置不动,也由B来摔。以此类推。
  
  十、 拾骨头子
  
  拾骨头子,用的骨头多为羊骨拐,五枚骨头子为一副,有染色和不染色两种。有多种玩法,有抛包拾、翻手拾、碰骨拾、连子拾、摆局拾、计分拾等。有一些高手还可以,两副(一副染色、一副不染色)骨头子混在一起玩。这种玩法多用在摆局拾。
  
  抛包拾骨头子。具体玩法就是把布包(沙包)高高抛起,趁此时机把4个羊拐骨依归定次序翻过面去,规定抛包次数,在规定次数内把羊拐骨翻过四面又一把抓起来为胜。
  
  翻手拾骨头子的玩法就是,把骨头子抛弃,用手背接5留1,再抛起所留骨头子,拾下面的1至3枚骨头子。先拾相同的,再拾不同,也可以利用抛弃局,翻转下面的骨头子,最后一次拾起。
  
  计分拾骨头子。计分的方法是:如果从地上抓起的是1只耳朵,就记1分;如果抓起的是2只耳朵,就记10分;如果抓起的是3只耳朵,就记20分;如果从地上抓起的是2只鼓肚,就记1分;如果抓起的是3只鼓肚,就记10分;抓起肚脐、假耳朵的计分方法同鼓肚。1只骨头子实际有6个面。偶有除耳朵、假耳朵、肚脐、鼓肚4个面以外的2个面出现,即骨头子直立起来,因为其状态重心高,更重要的是,该状态是不稳定平衡状态,所以出现几率很小,是小概率事件。处于肚脐、鼓肚状态的骨头子是处于稳定平衡状态,所以出现的几率大。如果出现小概率的直立状态,抓起1只就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图片新闻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临清胡同里儿童时代玩的游戏,你玩过几种?版权与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