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临清信息港(http://www.lqxxg.cn/)服务大家,欢迎分享传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将为您信息免费推广,现在免费注册会员,即可免费发布各类信息。
关闭
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临清新闻资讯 » 本地新闻 » 正文

天下粮仓说临清

发布时间:2019-01-23 14:13:55
核心提示:  临清信息港获悉随着近日连阴雨,记者在乡村采访时发现,有些低洼地的玉米受灾,更有甚者已经绝产。如今市场上的食品非常丰富

  临清信息港获悉随着近日连阴雨,记者在乡村采访时发现,有些低洼地的玉米受灾,更有甚者已经绝产。如今市场上的食品非常丰富,农民家中也有存粮的习惯,受灾农民不会出现断炊现象。粮食储备与国家的粮食安全政策有着极大的关系。也许历史上的“天下粮仓”临清能给我们启示。

  运河漕运的肇始

  说到临清粮仓,不能绕过运河。8月8日,临清市文博研究员马鲁奎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司马迁在《史记·平淮书》中说:“车运曰转,水运曰漕。”临清之所以称为运河名城,始于漕运。漕运在临清起源很早,汉献帝建安年间,曹操为巩固和统一北方,平定乌桓,北伐袁绍,建安九年(204年)在河南淇水流入黄河的淇口(今河南西卫贤镇东)筑枋头堰,横逼淇水北流,汇同菀水共入白沟,“以通粮道”。当时白沟经馆陶入临清境,流经贺五庄、张三寨、西王庄后入威县境内。河上漕粮北渡,兵船相接,源源输往前线,成就了曹操的北方霸业。如今,沿临西县卫西干渠走一趟,依稀还能感悟到当年运粮河零残的历史印痕。赵伍贵老人是临清贺五庄人,儿时曾见过曹操所立的“歇马碑”,诗中既有“立马白沟上,遥看粮草堆。”

  常征、于德元先生早在1989年《中国运河史》中就提出:“言大运河史,当自隋炀帝大业四年(608年)提前402年到建安十一年。这一年是公元206年。”

  唐宋时期临清县治设在永济渠边的仓集镇,西距临清市区20多公里,1965年以卫河为界,西为临西县。那里有唐宋官仓遗址,占地6万多平方米,遗址文化堆积厚达2-4米,出土瓷片及建筑构件极为丰富,后来仓址被黄河泛滥掩埋,很难说清其沿革了。临清县城于天会五年(1127年)迁徙至曹仁镇,此后才有了粮仓的记载。

  临清官仓最早设置于金代

  临清官仓最早设置在金代,有《金史为证》:“河北濒河之城,则置仓以储旁郡之税。若恩州之临清、历亭,景州之蒋陵、东光,清州之兴济、会川,献州及深州之武强”等五州之七县皆置粮仓,以确保漕粮准额、准时运供京师及各军政要地。

  北京自金代建“中都”,中国政治中心北移,而封建王朝日益增长的官俸、军饷和宫廷需求又仰赖富庶的江南,运河漕运已成为其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临清仓储与京师的供需关系由此肇始。

  临清官仓的具体地点在哪里?马鲁奎说,据《金史》所记,金代在临清建官仓的时间应不晚于泰和八年(1208年),也就是临清迁至曹仁镇91年后。据《元史》记载:“泰和八年六月,通州刺史张行信言:‘船自通州入闸,凡十余日方至京师,而官支五日转脚之费。’”这是运粮漕船进京师被官府克扣运量脚费的记述,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水运漕粮到北京的最早文字。至于粮仓的具体方位,应在马市街。据康熙十二年(1673年)知州于睿明修《临清州志·公署》载:“水次仓在中州马市,明洪武年创。即旧县预备仓。”洪武年间在原仓基础上改创为“水次仓”。景泰元年(1450年)砖城筑成,水次仓迁入城内,又改为“水次兑军仓”。

  1998年此遗址居民区拆建改建商品房及后来武训小学建教学楼,开发基础中,马鲁奎跟踪调查月余,发现此遗址文化堆积厚达2-4米,遗存非常丰富。从土坑截面分析,地层叠压关系清楚,1米以上为清中期至现代居住层,1米至2米为明初至清中期仓区地层,2米以下为金元时期仓区地层。明清仓基础多以三合土夯筑,异常坚固,拣选瓷片青花居多,碗底多署“宣德”、“成化”、“嘉靖”、“万历”款。2米至4米仓区地层,仓区多铺方砖、条砖为基础。瓷片大部分为原始瓷,有盆、罐、碗、碟、缸、执壶等,窑系很杂,磁州窑、耀州窑、定州窑、龙泉窑等皆有,型制、胎质、纹饰、釉色极具金元特征。遗址掘出6处灰坑,打破叠压关系,最深达12米,坑底为碳化谷物,应是倾倒霉变粮食的垃圾坑。

  金元时期的临清仓很少有史料记载。问及原因,马鲁奎说:“这很正常,这方面文献由于少数民族统治,加之文化差异,史料记载不像明清那么多。我们所说的也只是我个人根据多次文物普查的初步观察与推测而言,对与不对还要有更多的资料来证实。”

  临清信息港讯临清官仓遗址确系金代始建,距今800年。马鲁奎对此如数家珍,《元史·食货志》说的非常明白,“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元代漕粮输往京城,以开凿会通河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海陆并济,分漕进京。海运中启用海盗出身的罗璧、朱清、张瑄,招募熟谙海运的曹丁、漕夫,造平底海船,自上海、刘家港沿海岸北行,直抵天津直沽。再就是陆河输粮,既麻烦又劳累,江浙漕米到淮北后,须转折汴河绕道河南到开封,再转船沿黄河至中滦镇,卸下后再经陆运到淇门镇入御河北上。再后改由济州河输粮至东阿,然后东阿旱站运至临清,再入御河。陆运250多里,尤其地势低下的茌平一段,遇夏秋霖潦,牛车跋涉其间,艰阻万状,劳费不赀,苦痛交瘁。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开凿会通河,自须城县安山开渠引汶水,经寿张、东昌,到达临清入御河,像铁道线上搬道叉一样,使运河一个大扭湾背离了长安、洛阳、开封这一政治中心,直移北上元朝大都,不仅与原南北大运河拉直,缩短了1800多里,使江南漕粮和物资可直达元朝大都,也扭转了中国历史格局。后世改称“京杭大运河”。

  元代漕运中,临清除担负本地仓储、漕粮转输外,还在天津直沽设置漕河运粮机关——临清万户府,每年分春秋两季往大都转输漕粮。

  临清为什么将万户府设置在天津?马鲁奎介绍说,万户为军职名,金初设置,为世袭之职。元代沿袭金制,为“万夫之长”。身居朝中万户,统领中央枢密院。分驻各路(各省)万户,则分属于行省。统领千户所,统兵七千以上,“万户府”设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达鲁花赤为蒙语制裁、掌印者,必须有蒙古人担任,意为掌印握权之官。

  元代漕运管理多仿金制,有严格的管理机构和制度。户部以下有“漕运司”,后又改为“京畿都漕运使司”,官职极高,为正三品,掌全国漕运事务。运河各段设置分司,催督纲运。沿河置仓、设七品主仓官负责仓储管理。而临清漕粮督运、仓储管理则属另类——以军职掌控督理。

  临清不仅据汶、卫交冲要地建仓储粮,同时屯兵天津直沽建仓。延佑三年(1316年)二月,朝廷再增调海口屯储汉军千人,隶临清驻直沽运粮万户府,以供安全转漕。至和元年(1328年)又调临清运粮军3500人并入御河分守粮仓及临清、天津直沽漕河运粮。确保仓储吐纳万无一失及京师粮食供应。

  关于临清粮仓与天津的关系,马鲁奎说:“这里有一点需要强调,临清官仓在元代始终是在军职掌控之下运作的。天津是当时河海漕运陆路转输大都的中转港,舟车攸会,帆樯蔽日。杨村建有南仓,直沽建有海运米仓、广通仓,漕粮转储设施完备、交卸有序,管理井然。就是在这种编制完善的环境之下,又把临清万户府安设在天津直沽,其担负职责的分量是不言而喻的。虽然文献上没有详细记载,我推测直沽军粮城应是临清万户府在天津直沽的仓储重地。1988年我曾与天津博物馆的顾道馨教授交流,他也持此观点。”

  在三千多里的运河上,临清位居要冲,以“漕运咽喉、军事重地、商业都会”享誉于世。关于漕运及仓储的利害关系着述颇多。

  朱元璋也深谙此道,早在未统天下之时即命徐达、常遇春屯兵临清,广储粮草、练兵蓄势,一鼓作气攻陷燕京。临清有句俗话“先有临清仓,后有临清城”。洪武二年(1369年)开始在临清建官仓,仓廒有三“广积仓”、“临清仓”、“八十一连(连十间)”,三仓共计810间,占地约12万平米,相当整座城池的四分之一。而临清砖城直到设施官仓82年后的景泰元年(1450年)才建,主要目的就是守卫官仓。这三座仓隶属国家粮仓,据《明史·食货·漕运仓库》载:“宣德中造临清仓,容纳三百万石。”按当时全国运河漕粮年总额400万石计算,临清仓储转漕能力占全国的四分之三。

  据临清正德十二年进士阎闳《修理三仓记》碑文所记,官仓设有京使,仓区官吏建有殿堂、厅房及神祠。仓储区以“内垣”、“外垣”两墙相隔,两垣之间设“巡警铺列”,仓库以“博厚高明、悠久智仁、圣义中和”等字样编号。仓门以“门军把守,周以营兵守护”。戒备森严、吐纳有序、管理严明、条科严肃,明史专家毛佩琦先生形象地称临清仓“一如洞庭湖调解着长江的水量”,几百年间,为国家“寄留备缓急之虞……时给续挽牵之食,无火烛之灾,无盗劫之弊,漕顺仓固,安如泰山。”

  德州仓曾一度移仓临清

  《明史·食货志》记载太过简单,只记有永乐年间“移德州仓于临清永清坝”一句话。大部分专家以为这可能与政治格局的变化有关。明初,都城设在南京,运河一线置仓颇多,南京、淮安、徐州、济宁、临清、德州、天津皆有粮仓,以运河水次相递转输,所以早期称为“水次仓”。朱棣“靖难之役”后,建都燕京,临清居南北运河要冲,战略地位飙升,仓储规模广增,与此紧紧相扣。

  马鲁奎认为一个细节容易被人们忽视。德州治所原在陵县,早在金代天会七年(1129年),德州就建立了“将陵仓”,德佑七年(1275年)改称“陵州仓”。明初建德州卫,城池迁到运河边。德州市运河要塞,畿南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燕王朱棣发动“靖康之役”,明惠帝朱允炆派出所拥100万兵丁的80万于德州,筑十二连城,以护仓储,战争历时四年,在德州打了三年,争夺激烈,杀戮不止。马认为,朱棣建都北京后对德州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移城”,将原来在运河西岸的城池,截河一湾移往东岸筑新城,建新仓。此时只是将仓储暂移临清罢了,永乐三十年(1397年)新德州卫城及粮仓竣工后,借地临清储粮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明代漕运施行的办法与时俱进,时有兴革。明初采取的是“支运法”,即交纳漕粮的民户,按指定的粮仓交纳漕粮,再由专事押运的军丁分程运至淮、临、徐、德水次仓储存,朝廷依所需分季解运。宣德六年(1413年)改行“兑运法”,粮户按指定仓地将米谷、或折价货币交兑仓储军丁,并附交漕军运程耗米,粮谷由漕军运往京城。成化年后,又改为“长运法”,漕粮由各仓收兑,由各地漕运船帮运漕,军丁押解进京。

  临清水次兑军仓与以上所讲的各仓所运官需漕粮意义截然不同,它是专门收纳、仓储、管理、转运军粮的仓储重地。明朝最大的威胁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长城一线是生死攸关的边塞,而易州、紫荆关、娘子关一线军兵之饷由临清“水次兑军仓”供给,此仓储关乎边塞守卫的胜败、国家疆域的安危、百姓的生死存亡。

  临清信息港推荐“北京是漂来的。”其实临清几百年间同样也是随着漕运的兴盛而崛起的。临清作为运河之上转输京都漕粮的仓储基地,集国家仓、地方仓、军仓三位一体于一地,就全国范围讲应为跨越时间最长,规格最高,转输、仓储数量最大的粮仓。几百年间他同淮安、徐州、德州、天津、通州各粮仓一起为支撑辽、金、元、明、清五个封建王朝中央集权及历史的延续,为调节北方粮食丰歉,为保障北方军营之需,为国家安定,黎民安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图片新闻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天下粮仓说临清版权与免责声明
最新分类信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