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临清信息港(http://www.lqxxg.cn/)服务大家,欢迎分享传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将为您信息免费推广,现在免费注册会员,即可免费发布各类信息。
关闭
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临清新闻资讯 » 本地新闻 » 正文

临清丰富的运河文化

发布时间:2018-04-17 16:39:53
核心提示:  临清信息港获知托板豆腐 临清水豆腐,因卖主用秤称好后总是切好放在一块特制的长方形木板上,故称托板豆腐。在临清市内整天都
  临清信息港获知托板豆腐 临清水豆腐,因卖主用秤称好后总是切好放在一块特制的长方形木板上,故称“托板豆腐”。在临清市内整天都能看到手推车、自行车或是肩挑的小担上,放着一大块用白布包着的颤悠悠、水汪汪、热乎乎的水豆腐,男女老少,争相购买。尤其早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手捧着托板,吃的满口香甜、津津有味的食客。水豆腐是用上等黄豆,经脱皮、水泡后磨成汁,用布滤出豆浆,倒入锅中烧开,加卤水精心点制而成。其特点是白嫩、细腻、香甜,营养丰富便于人体消化吸收。是人们方便可口的快餐。
  
  热羊肚 清末,羊肚作为名吃进入北京,在西交民巷“落户”,店铺名称叫“临清羊肉馆”。民国和解放初期,生意十分兴隆,很有名气。此馆主要卖“羊肚”,北京人叫“羊杂碎”。
  
  八宝布袋鸡临清八宝布袋子鸡创始于清同治年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八宝布袋鸡盛在盘子里活像个趴着的殷红色的整鸡,吃起来烂、香酥,既有鸡肉的异香,又有山珍海味的鲜美,是宴席上的佳肴。八宝布袋鸡与河南滑县的道口鸡记德州的扒鸡同属运河沿岸的熟食鸡。
  
  尹家阁“下凡肉” 从临清城沿着古运河向东南约10公里的地方,有个尹家阁村,村里有近百年历史的“聚隆号肉铺”,四代人经营者猪尿泡肉和下水肉,人称“下凡肉”。因其风味独特,物美价廉,在当地颇有名气。
  
  武德魁肉饼 以优质、价廉、方便实惠而与满全城,生糜四乡。治饼口诀:肉不加菜,三天不坏;肉要保鲜,用时现加盐;肉片切成丁,不化油腻轻;葱花扮香油,更显香味稠;要向饼酥皮不焦,猪板油多为上招。
  
  徐家煎包临清徐家包,是堂邑县小薛村人徐学敏于清嘉庆年间创制的,至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徐家煎包的第七代传人徐振环仍和他人联合经营者包子生意,本地人招待外客,吃一顿徐家宝子是不可少的。因此,徐家包的买卖非常兴隆。
  
  王四辈熟牛肉 清光绪初年,在光明街北首自营牛羊熟肉。其制作工艺严谨,经营有方,生意兴隆,食品经销天津、德州、沧州等地。光绪十七年建字号“观音堂”后子孙相传,生意不衰。县仍沿袭老字号,生熟兼营,以熟肉为主。
  
  窦家蒸包原名“揪头包”。创于清同治五年,由窦延栋在临清“元兴楼”始建包子铺,传至窦玉田已是第三代,其制作工艺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在的窦家包由10种原料精心调配制作,面软皮薄。
  
  另外临清的名吃还有烧麦、临清馓子、油炸荷包蛋、炒鸡丝。
  
  临清的汤
  
  临清的汤味道鲜美、清口、久喝而不腻。别说临清人喜欢喝汤,外地人能在这里尝一尝,也会不由点头伸指的说“好!临清的汤是好!”有句口头禅叫“来到临清不喝汤,等于白来走一趟”临清汤着名的有:鱿鱼汤、干贝汤、海米汤、银耳汤、木耳汤、口蘑汤、紫菜汤、鸡腰汤、肉丝汤、鸡子汤、对鱼汤、西红柿鸡子汤、海参汤。
  
  临清茶俗
  
  临清人饮茶历史悠久,不仅是民间生活的一种习俗,也形成了民俗文化。元代大诗人元好问在《聊城寒食》始终写道:“轻阴何负探花期,白发于春自不定。城外杏园人去尽,煮茶声里独支颐”。《金瓶梅》第九十三回写陈敬济逼死西门大姐后,写道:“汪兴安林经济和礼物且在外边伺候,不一时任道士把杏庵让方丈松鹤轩叙礼,……叙礼毕,分宾主而坐,小童献茶。”可见临清喝茶习俗是很悠久的。
  
  临清人到茶馆喝茶的也很普遍。大宁寺及繁华市区的竹竿巷、养济院、二闸口、悬浮桥、碧霞宫、德茶馆还伴有多种多样的活动。给茶馆带来了生机,为茶客增添了乐趣,曲艺艺人有了表演的场所,现在时兴的音乐茶座,很受青年人的欢迎。
  
  饭店、酒家都备有茶具、茶叶自不必说,就连澡塘也多备有茶叶、茶具,为洗完澡的顾客消除疲劳。
  
  城市饮食讲究普遍,农村也不逊色。每逢赶集,往往在农村要到和集镇中心设有茶馆,一人或几人一壶,各执茶碗饮茶。在茶馆里有洽谈生意的,有亲朋好友谈天说地的,将城里的奇闻轶事的,有农村郎中行医看病的,是茶客兴致冲冲而来,惬意而归。交通要道所设的茶馆,备有大碗茶,主要为过往行人解渴歇脚。有时还旁设便食部。所以人们俗称茶食点。
  
  家庭喝茶,特别是“老临清”,有一日三茶的习惯,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烧茶沏茶,称之为“早茶”,午饭后沏茶称之为“除腻茶”,晚饭后在沏茶称之为“夜茶”。
  
  现在临清人饮茶更普遍,也更讲究,探亲访友用茶招待自不必说,就是在办公室了也亦然。每当联系公务的人来到办公室,主人便先到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客主之间的气氛顿时融洽,给人以亲切的感受。就是在马路街头熟人相遇,先请对方“喝一壶”或“喝喝去”,起义就请你喝茶。倒完茶水后,壶嘴不能对着客人,只能朝着门人坐的方向。喝茶的习俗和喝茶的各种讲究,城市这样,农村亦然,逐渐形成一种文明之风。
  
  临清与文学名着
  
  《金瓶梅》是一本文学名着,与临清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金瓶梅》中的人物活动中心在北方,不管书中联系到什么地方,都离不开临清和清河;从生活习俗上看,是以北方的习俗为主,从语言上看,也大都是临清周围的方言土语。而《金瓶梅》一书中的人物,又都活动在运河城市,就城市的政治经济地位看,当时的临清是军事重镇,商业都会。当时这里的手工业已很发达,以手工业命名的街巷众多,又是各种货物的集散地。临清钞关的商税曾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明清时期的故宫、十三陵、东陵、西陵的建筑用砖,大都是临清烧制的。临清还是南粮北调的总中转站和粮食储存中心,一度是全国之冠。综上所述。作为北方运河城市的临清与《金瓶梅》的关系就更密切。《金瓶梅》从第五十八回开始到第一百回的四十二回中,有25处直接写到临清,如:临清州、临清码头、临清钞关、临清闸、临清晏公庙、临清市上等。第九十八回的标题即是:“陈敬济临清逢旧识,韩爱姐翠馆遇情郎”。可见《金瓶梅》与临清的关系很密切。
  
  《梼杌闲评》一书是写魏忠贤专权的故事。魏忠贤本是个流氓无赖,而他的大部分流氓生涯和当太监前的无赖恶行,都发生在临清一带。他宿娼、流浪、经商大都在临清这个繁华市井里。书中对临清的繁华曾这样写到:“这临清是个热闹繁华大码头去处,商贾往来之所,车辆福辏之地,有三十二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
  
  《陈三两爬堂》是人们熟悉并深受欢迎的剧目之一。这个故事是根据早年间临清后堤口村的一个真实事实而编写的。根据《临清县志》记载,李本固是临清人,壬辰进士,后任河南归德知府。又据临清后堤口村李氏家谱记载,李氏于明初,自山西洪洞县迁入临清,择居后堤口村。五世李应中官拜朝内中顺大夫,李家为光宗耀祖,立碑坊,并将后堤口村改名为“李家寨”。戏曲《陈三两爬堂》就取材于此。但是,剧中说其女逃到临清的竹杆巷“丽春院”为妓,浑名“陈三两”,对于这一剧情,实属文学编造。
  
  《老残游记》中的白妞,本名王小玉,河南范县人,16岁就随父亲在临清说书。光绪初年和黑妞一起去济南,在明湖居说唱犁铧大鼓。她大胆吸收皮黄、梆子、昆曲及临清小曲和众多艺人的新腔新调,改编新词,丰富改造了原来的曲调,使弦犁铧大鼓的行腔曲调呈现了新的局面和韵味,唱起来字字清脆,声声婉转,因而吸引了各阶层的听众。据说《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鄂不仅在明湖居听白妞说书,而且后来还把白妞请到自己家中说唱。
  
  《拍案惊奇》卷十二“陶家翁大雨留宾,蒋震卿片言得妇”中曾描写“看见天明了,那两个方才脚步走得急促,赶将上来,走到面前把眼一看,吃了一惊,谁知不是昨日的同行客人,到是两个女子,一个头扎临清帕,身着青绸衫,且是生得美丽。一个挽发髻,身穿青布衫,是个丫环打扮……”。在远离临清的诸暨,一个普通人,一眼便能辨认出临清帕,可见临清帕在当时的名声已遍大江南北。也说明临清帕的使用相当普遍,已成为妇女的必需品。
  
  商业文化
  
  临清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据《临清县志·疆域志》记载“卫河古名清河”,即因临依清河畔而得名。始于后赵形成于西汉,发展于元朝,兴盛于明清。全境东西宽55.44公里,南北长29.88公里,总面积957平方公里。
  
  临清是一座商业、手工业较为发达的历史名城。“地居神京之臂,势扼九省之喉”建城后五百多年中,一直是运河沿岸和鲁西北的商业集散中心,在我国城市发展史上曾几度闪烁出耀眼的光辉。
  
  魏、晋、隋、唐时期,因行政建制时有变动,临清的经济屡遭创击发展不迅速。
  
  公元一二八九年,元朝至元二十六年,为发展经济弥补南北不平衡的缺陷,开凿了东平县至临清的会通和,沟通了三千多里长的京杭大运河,从此,临清成为南北漕运的要冲之地,经济得到不断的发展,商业日趋繁荣,逐渐突破了自给自足的自然条件,列全国着名商业城市之一。
  
  明朝永乐年间,“临清置三仓,岁受山东、河南之栗”宣德四年(1429)开始设钞关,据记载,当时就督收船料商税之课……,大约岁至四万金,其税收额之大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正德年间商业已经相当发达,在兵部副使赵继爵的差使下,又建筑了二十多里的土城。嘉靖二十一年,扩建城,自砖城东南及西北两角开始,夯土为墙,临清便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末期发展起来的“延绵二十里,跨汶卫二水”的北方大都会了。
  
  清朝政府建立后,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恢复措施,商业、手工业达到了鼎盛时期:
  
  当时临清市场商业布局有三种功能:一是由另售商业构成,专供当地消费;二是对当地农副业产品、手工业产品集中收购和分向疏散;三是对多种商品的批发中转。而这三种功能作用的范围和区域又各不相同,第一种只限城内,第二种辐射到周围县城和地区,第三种则是在有纵横经济联系的全国范围内发挥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临清商业繁荣乃是中转贸易繁荣。因此形成了城市不大而商业街市甚多,人口少而贸易兴隆。分合于临清的三条水道,北达京、津,南抵苏杭,西及汴梁。商业运销除山东本省各府、州、县外,包括京师、直隶、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湖广、江西、福建、安徽、江苏、浙江以及辽东等地。明代十三布政司的九个,清代关内十八行省中的十四个以及关外的广大地区,甚至远及西藏、内蒙等边疆特区。
  
  民国时期,临清商业继明、清时代仍较为繁华, 规模和经营形式不断扩大和改进,方圆三十里的城区中汇集了种类繁多的店铺, 其中包括:粮食、布店、皮货店、鞋袜靴帽店、瓷器店;金属器皿、烟、 酒、茶、果品、海味、船具等店铺。民国二十六年(1937)统计,工商业户779家, 其中在行会的36个行业计717家。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后,临清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随着国家“保护扶持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民营工商业”政策的事实,临清商业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一九五三年全市社会商品零售额达到了205.4万元,国营商业购进总值达1345万元,销售总额达1399万元。
  
  临清信息港刊登一九五五年上半年,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对私营商业的普查登记和整顿,据统计全市共有经商户1158家,其中纯商业583户,服务业186户,当年组织起合作商店12个,饮食合作店3个。一九五六年私改基本完成以后,全市1919家私营个体户成为公私合营单位。从此,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形成了社会主义的统一商业体系。一九七六年十月,粉碎了“四人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拨乱反正,采取了很多发展经济的英明决策。 一九八四年十月,中共中央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务院又发出了关于改革城市商业的92号文件,商业市场迅速开放,出现了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的竞争局面, 三座1500平方米的国营营业大楼雄踞三个繁荣的十字路口,中小型商业网点遍及市区各条街道,集体独立核算单位833户,非独立核算单位1459户。个体摊贩2095个,外省地也前来临清经商。形成了“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和少流通环节”的流通体制。整个市区市场秩序井然,贸易往来欣欣向荣,素有“小天津”之称的临清市场经济,几经沧桑在鲁西北的平原大地上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图片新闻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临清丰富的运河文化版权与免责声明
最新分类信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站点地图